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4节 (第2/4页)

段经历,说不定会成为他以后的资本,将来真有出息也说不定。至于现在,还是算了吧。

    人生的际遇,谁能够说得清楚呢?自己努力还不够,还得生对了时候。

    吃了一气,杜循长出了一口气,把这些日子的担惊受怕一口全吐了出来。现在家里的境况,肯定比不得他进京赶考之前了。不过他一路上吃了这么苦,后面的日子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只要家还在,日子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那么多苦都吃了,一点债务又算得了什么。

    拍了拍桌子,杜循道:“今天一家团聚,可惜无酒。——大郎,你把那酒糟拿过来,好歹有点酒味。我从京城回来一路苦挨,今天可算是熬出了头。”

    杜中宵答应一声,过去捡父亲带回来的酒糟。拿在手里,一股酒味扑面而来。“其香居”作为县里最大的酒楼,酿的酒委实不错,闻着酒糟就有一股香醇的味道。

    突然心中一动,杜中宵对父亲道:“阿爹,酒糟里有酒,为何不蒸出来喝?”

    母亲道:“你这孩子说什么昏话,酒糟里如何蒸得出酒来?”

    “蒸得出来,当然蒸得出来!”父亲回家,一家团聚,杜中宵突然脑子也清明起来,前世的一些知识慢慢理出头绪。

    酒糟,特别是黄酒的酒糟,是能蒸出来酒的,而且蒸出来的是白酒。杜中宵前世曾经在江南待过一些日子,知道那个地方有一种特别的白酒,便是从黄酒的酒糟中蒸出来,称为糟白酒,还是中国白酒中的一种香型呢。现在的酒糟是从水酒之中滤出来的,分离不彻底,酒糟中酒的含量不低。

    中国白酒是蒸馏酒,工艺很特别,固体发酵,固体蒸馏,全世界独自一家。所以前世有人讨论中国白酒是从西方传来,根本是多此一举,世界其他地方没有这种工艺,根本不可能从外部传进来。

    固体蒸馏有几个好处,一个是酒的品质稳定,还有一个就是蒸馏工艺简单,简单到随便一个小作坊都可以在家里制白酒。一口锅,一个甑,白酒便就可以制出来了。

    想到了就干。家里锅是现成的,蒸包子的甑恰好也有,是前几日从邻居那里借来的。

    把锅刷洗干净,杜中宵添了些凉水,在上面放上篦子。想了想,在灶下添了火,先把水烧开。

    一家团聚,父亲和母亲正是高兴的时候,看着杜中宵在那里忙活,都笑着摇头,也不管他。

    水烧得滚开,杜中宵打开锅盖,取了父亲带回来的酒糟,摊在了篦子上,又把甑放在了锅上。旁边有竹管,杜中宵取了来,插在甑上,引到旁边,接到一个瓦罐里。这是关键的一步,蒸出来的酒要在出口处冷凝,冷凝的效果越好酒的产量越高。

    左右看了看,杜中宵取了一块湿布,在冰凉的井水里浸得湿了,包在了竹管上。

    固体发酵,指的是用曲酿酒出来之后是固态的,酒糟只是潮湿而已,并不是液态。固体蒸馏,指的是直接蒸这固态的酒糟,酒糟本身就是过滤器。酒被从酒糟里蒸出来,在出口处冷凝,直接就是成品的白酒。因为此时出来的,不是酒精,而是酒精和水的溶液密度最大的一种状态,称为共溶态。因为酒精溶于水的同时,水也溶于酒精,互相溶解的一种状态就是共溶态。这个时候,酒精的度数恰好是五十度到六十度之间,即中国白酒的高度酒的度数。五十多度的高度酒,是由酒精和水的物理性质自然形成的,并不是故意勾兑成那样的度数。之后的勾兑,是高档白酒为了增加风味而进行的。

    这个年代,还没有白酒工艺,分什么高档低档,只要制出来了就是稀罕物。

    一切都准备好,杜中宵又在灶下加了一把火,便屏气凝神,看着竹管的出口处。

    杜循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一起摇头微笑。夫妻团聚,他们的心情正好,由着儿子胡闹。

    过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从竹管出口处“嘀嗒、嘀嗒”,有水滴滴了下来。

    杜中宵见了,不由拍掌大笑:“有酒了!有酒了!”

    说完,也管不了那么多,上前伸出指头,接了滴出来的酒,在嘴里一抹。

    咂了咂嘴,杜中宵仰天一声长啸,大叫道:“好,好,真的是酒!而且是真的白酒!”

    这几个月里杜中宵两个灵魂不断融合,浑浑噩噩,直到今天制出了糟白酒,前面的郁气终于一扫而光,实在忍不住了。几个月来,杜中宵想了不知多少办法,想要改变家里的境况,可没有一种办法是切实可行的。现在制出了糟白酒,酒糟是无用之物,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