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8页 (第2/2页)
没想到,这又要上照片了。 小姑娘嘛,那有不爱拍照的呀,俩人高兴的,一个牵着个的手,悄悄儿蹦哒着。 柴校长说:“咱们陈厂长说了,给你们拍好画报,那是要登到《新青报》,《上海文艺》,《上海日报》这样的报纸杂志上去的,人刘小红和高小冰都同意了,聂卫民你为啥不去?就因为你长的帅,你认为我们就应该迁就你?” 聂卫民跟他爸一样,最讨厌的就是照相了。 不过,陈丽娜为了宣传自家的衣服,真可谓是煞费苦心。 现在还没有广告一说,当然,人报纸那么严肃的东西,就不给你打广告。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不宣传,哪来的销量,不宣传,现在的女人怎么能接受新时尚和新风潮。 那么,她独辟蹊径,想宣传自家的衣服,怎么办呢。 毕竟她认识的朋友多,门路广。这不,郭滨给她想的办法那就是,投稿摄影专栏,他协调《上海文艺》和《上海日报》等全国的各大报纸,整个儿的,要登一组边疆风采图。 要论形象,刘小红那是矿区第一了 身高差不多有一米七的大姑娘了,瘦瘦高高,皮肤又白,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 就油田中学管的那么严,她的笔盒里,至少每一天都能收到好几张条子。 总之,全班十八个男生,至少十七个在给她写情书。 而高小冰呢,也不差,圆脸蛋的大美女嘛,她家庭条件优越,当然也比刘小红自信得多,收到小纸条,转身就会上交高校长,而不像刘小红,总是藏起来,趁没人的时候,悄悄把它烧掉。 所以,这俩姑娘,那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乍为边疆新生力量,油田二代,这不陈丽娜就策划了一下,准备让这些少男少女们,穿着她做的衣服,在农场里劳动,在油井上晒太阳,在胡杨林里学习,总之,既宣传了城市,又宣传了衣服,简直是一举多得啊。 所以,虽然聂卫民一再不肯去,但桨校长一巴掌就拍他脑袋上了:“不去,不去你今天就给我多做三套卷子。 聂卫民揉着脖子,别扭了很久,跟着俩姑娘一起,出来了 而给他们掌镜的,是已经有七八年没有来过边疆的,郭滨郭大记者。 当然,郭滨也是趁此重回边疆,看看姑父,也顺带着,欣赏一下边疆的壮丽景色嘛。 要旅游,边疆的九月,那不是正好? “郭滨,靳师的摄影水平我是相信的,不过我们边疆可真是有点乱,你开着我的车,照顾好这仨孩子,我知道你们取景要选地方,但尽量别往远处走,油耗子们多,不安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