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皇宫深夜论策  (第2/2页)
说道:“老臣相信方正不可能没有想到过一旦救出百姓后,山东将面临契丹女真部和完颜部两部的抱负。”    乔安国狐疑道:“太师真的这么看好方正?”    赵硕说道:“只要乔相也能做出方正一样的壮举,那么老夫也能毫无理由的相信你。”    赵硕的话中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乔安国没有方正这 样的本事,所以你不能怪我经常不信任你。    乔安国当然听出了赵硕话中另外一个意思,脸色阴沉,道:“赵太师的意思,朝廷根本不需要作出任何的准备,只要迎接数十万百姓归来即可?”    赵硕点头道:“老夫就是这么想的。陛下,老臣认为方正既然打算救人,那么就一定做好和契丹开战的准备。    确切的说道,经过上次的聊城守城一战,契丹打败而逃后,他们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即使方正没有将数十万百姓救回来,难道契丹就会善罢甘休?他们不会,因为他们是契丹人,从来都是他们让别人吃亏的主。    上次我们得到打胜仗的消息后,一致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兵力方正能守住一次,就能守住两次,三次,所以根本没有担心过什么。    为什么今日听闻方正救的百姓,就开始担心契丹会派遣大军对付方正?    老臣对此很不了解,想要问下乔相和黄相。”    诸葛正我看着乔安国和黄石,心头非常不悦,不是说他讨厌他们,都是自己的臣子,他一视同仁。    不过让他不爽的事,他们面对契丹,就是强势不起来,唯独,这让自己这个一心想要超越列祖列宗,当个千古一帝的皇帝来说,这是不可忍受的。    所以他才会启用方正这个让他一直带来惊喜的少年,一个他认为能在朝中引起水波涟漪的少年奇才。    于是他问道:“乔爱卿,黄爱卿,你们两个对于太师的问题有什么要说的吗?”    乔安国站起来说道:“陛下,这件事如果是单单方正守住聊城,并打败了十万契丹骑兵,那么契丹为了面子,不会出动太多的军队。    然而得知朝廷有一支可以自由出入他们过境的军队,试想一下他们会不会派出大军去剿灭这支可能会威胁他们的军队?    太师你认为呢?”    赵硕眉头一皱,整个人开始陷入沉思,乔安国的话并非没有道理,可是他觉得方正也不可能作出鲁莽之事,有实力应该保存才是,不可能暴露出来。    黄石在一旁开口道:“陛下,这件事有两个可能,一是方正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会去救人。    二就是他可能只是救人心切,完全没有考虑过后果。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怎么应付这个后果。”    诸葛正我说道:“那依照黄爱卿和乔爱卿之的话,你们已经完全认同这份八百里加急的准确性,也同时认为方正能将数十万百姓救回来?”    “这……”    两个丞相瞬间懵逼了,他们觉得自己被赵硕给绕进去了,明明说的是方正不可能成功救出百姓的,现在变成方正一定会救出百姓,同时山东会遭受契丹大军的进攻的事。    这不就是变相的承认了方正的能力,那就是说当初我们阻止皇帝让方正当这个山东都督那是大错特错了。    如果是平常,这要是错了也就错了,跟皇帝认个错就行。但是现在不行,因为这不代表他们自己的错,而是代表自己一个派系的错。    诸葛正我得意的看着脸色变成猪肝色的两个臣子,开口说道:“既然三位爱卿都认同方正能将百姓救回来,那么我们就想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赵硕说道:“陛下,聊城和德州两城经此一役导致元气大伤,并且山东将会成为战火之地,所以老臣认为应该给予整个山东减免十年的赋税。”    “十年?赵太师未免太多了吧?本相认为三年足矣。”乔安国说道。    黄石拱手道:“陛下老臣赞同乔相所言,而且朝廷应该立刻派遣大军前往山东支援。”    “老臣认为不用派遣大军支援,只要给予方正十年的休养生息的机会就足矣。”赵硕说道。    黄石站起来说道:“太师为何那么看好方正,难道不怕山东被契丹所占领吗?”    赵硕笑道:“那是因为,方正在担任山东都督的时候说过,一定要收复河北,他目前还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就轻易被契丹给打败。”    “荒谬,陛下老臣建议朝廷派兵支援。”黄石说道。    乔安国也赞同道:“老臣赞同黄相所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