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我叫杨秀儿 (第2/2页)
点时间流逝痕迹。 看来,这桃源空间,似乎还有上佳的保鲜功能啊! 叶正琮玩味想着,脚步挪动,来到木桌前,看桌子上摆着的几样东西。 一张宣纸,一个木盒,一个布袋。 宣纸是被木盒压着的,露出一大半部分,位置处于木桌正中间。 布袋并不大,口被系着的,看样子里面装着约莫拳头大小体积的东西,被放在桌子一侧。 叶正琮伸手取出宣纸,一眼看去,上面是用隶书写的一些字,一一读了过去。 原来,这宣纸是陶渊明留下的,大概意思是说,他晚年归隐,一直住在乌头村,是一个修行者。 由于他自觉寿元将近,修为又凝滞不前,决定要出远门寻觅突破机缘,这一去多半凶多吉少,恐怕再也回不来。 离去时,陶渊明留下随身一件空间法器,放置在乌头村口的牌坊之内,留给有缘人。 谁知,这机缘一留,竟是过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光阴,直到阴差阳错被雷轰电劈,才给叶正琮给撞上。 对于木盒和布袋,宣纸上也有介绍。 木盒里是陶渊明留下来一本书,记录着他归隐修行的所有心得,也有关于桃源空间诸多妙处的描述。 而那个小布袋里,装着的是被陶渊明称作灵米的作物,据他介绍,这是他自己培育出来的,食之有意想不到之功效。 一口气将宣纸上记载内容读完,叶正琮心里狂喜,谁说自己运气不好了?瞧瞧,谁能被雷劈出个惊天奇遇来! 叶正琮连忙打开木盒,果然看到里面有一本线装古书,他拿起线装古书,往封面看去,赫然写着《田园修行真解》几个字。 叶正琮迫不及待的翻开古书,草草浏览一遍,心中大概了解了一些。 陶渊明一生涉猎甚广,所知很多很杂,他将一生所学归纳总结,撰写成这本《田园修行真解》,分为农、道、医、相四篇,大概就是农植、修道、医术、相卜四个领域。 想来也是,陶渊明归隐后一直住在乡村,修行和钻研的,自然是接地气的东西。 所以,叶正琮也不觉得奇怪。 就拿道篇来说,不单单有具体正规的修炼法门,还记载了些捉鬼驱邪、祭炼鬼奴的术法,而且这些术法与桃源空间相辅相成,互有补益。 下一刻,叶正琮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农篇上,读的津津有味。 他是农民,而且目前是一贫如洗、负债累累的穷农民,眼下如何利用桃源空间,种出东西,快速发财致富,才是他最关心的。 而貌似利用桃源空间种植农作物,达到发财致富的目的,是目前最简单,也最直接的方法。 叶正琮将《田园修行真解》中的农篇仔细看完,心里有了一些底。 原来这桃源空间,是陶渊明早年无意间,得到的一件神奇空间法器,似乎是专门为农植炼制的,最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比如,那坡下水潭,就叫桃花潭,用其中潭水灌溉农作物,绝对有神奇无比效果。 坡下农田,被称之为灵田,说是设有法阵运转…… 只不过,这都过去一千五百多年,也不知道还好不好使。 叶正琮不再犹豫,书可以以后再看,术法也可以以后再修炼,眼下还是琢磨自己的本行,种田,还是先在灵田里将灵米种子种下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