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继承人 (第3/3页)
么一说,我还记起来,大嫂对大哥也是牵肠挂肚,文丑将军死后,大哥便是大嫂唯一的亲人,大哥不在身旁关心,大嫂难免寂寞难耐!若大哥有心无力,三弟愿意帮大哥照顾大嫂,都是自家兄弟,大哥就不必客气啦!” “袁尚,你这个畜生…畜生…” “大哥切莫急躁,我只不过是关心大嫂而已,且成王败寇,若我为大哥所败,大哥也会代我照顾苏姬,对是不对?” “哼…你休想得到兵权,你若不怕遭天谴,大可杀了我!” “看来大哥情绪不太好,若以此状态去见父亲,父亲定难以心安!大哥还是在此歇息几日再去见父亲吧,大嫂哪里我回去拜见,大哥的孩子,我也会派人照顾,小弟告辞!” …… 除了年幼的袁买,袁绍三个年长的儿子之中,论本事袁尚最次,但论心狠手辣无耻,袁尚比起袁谭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袁尚离开别院之后,直接去了袁谭的住处,逢纪想要劝止却没有说出口,只好告辞离开。不久之后,袁尚红光满面地离开,留下文夫人在屋里痛哭流涕。袁尚已经在院外安排重兵把守,这件事情不会传出去,但是却传入袁熙的耳朵里。 袁熙回来邺城三个月,表面上与甄宓举案齐眉,实际上却苦不堪言,每天夜里分房睡,哪里是夫妻该有的生活。为了不让母亲察觉怪罪甄宓,袁熙也不敢找别的女子寻欢,便一直这么僵持着。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又一一个寒冷的夜晚,袁熙正准备打地铺,却收到细作密报,三弟竟然做出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袁熙义愤填膺,但邺城兵马大多在三弟手中,袁熙也不愿意光明正大地帮助大哥,毕竟大哥只记仇不记恩! 袁尚的如意算盘打的好,却不想翌日一大清早,守卫急匆匆地跑来禀告,昨夜大公子被人救走,如今已经逃离邺城!袁尚立即不惊慌失措,袁谭逃出去,他还有好果子吃?而且别院守卫严密,是谁将袁谭救走?二哥还是辛评? 袁尚还没有去找袁熙,袁熙便找过来,质问他昨日的荒唐举动,并要求他赶紧把袁谭放了!听袁熙的语气不像作假,看来是辛评放走了袁谭,如今追责袁谭已经没什么用,袁尚应付完袁熙,立即找审配、逢纪商议下一步该如何? 年关将近,袁谭悄无声息地回到平原,虽然没有立即调转兵马回攻袁尚,却立即与夏侯惇休战,反而成了最清闲的人。 邺城内,袁尚整日守候在床边,深怕没有将父亲服侍好,刘夫人为他说了不少好话,加上袁绍本来就喜欢三子,最终确定了继承人。辛氏遵从袁绍的意思跟随袁尚,郭图连夜逃往平原。 邺城的大事全部交给袁尚,袁尚兴奋不已,却没忘了内忧外患,立即派袁熙带兵五万前往魏县驰援苏由,命逢纪、辛评负责守城之事,而自己就在邺城内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荣耀。 人活着就是凭借一股信念,没有了信念,就很难再支撑下去!年关接近,邺城外的战鼓声却没有停息,袁绍每日清醒的四个时辰除了服药,都在看袁尚送来各地的假捷报。看到曹操退兵,幽州、并州平定地消息,袁绍老怀安慰,看来他选择的继承人没有错。 年关过后,正月初七,正是家家户户拜年的时候,邺城上下却一片缟素!建安七年,一代霸主袁绍永远闭上眼睛,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乱世。没有袁术那么轰轰烈烈,也没有董卓那么凄惨,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他会在病床之上含恨而死! 虽然吕霖与曹操都是打着讨逆的名号去讨伐袁绍的,但是为了拉拢河北的士卒,陈宫还是上表献帝,褒奖袁绍平定河北有功,加封为邺城侯,反正袁绍已经死了,虚名而已! 老爹死了,儿子肯定要回来奔丧,不过袁谭这次肯定不会空手回来,而是带着五千骑就在邺城外,并提前书信告知袁尚,他若在邺城有任何损失,八万大军会立即投靠曹操,转攻邺城!被袁谭这么一威胁,袁尚只能投鼠忌器,和和睦睦地给父亲送葬之后,三兄弟大吵一架,立即带着妻小家眷赶回平原!阅读请关注微信号rd444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