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七八章 自求多福 (第3/3页)
被审个水落石出。 程颢华氏即便平安回了栈,却心下忐忑,想寻朱常安讨要说法。 他们一家子都是被朱常安的宏图大计引诱去的潘家,这会儿女儿即便能平安回来,声誉也已毁了。 这笔账,自然只能找朱常安讨要! 而朱常安打算另开陶市的计划泡汤,皇帝愠怒,还跟他追要投资款,偏偏被一大群人给盯上的程家二房还是他给带进程家的……在那种状况下,他急着撇清程家二房还来不及,自然不会去见程颢。 哪知,刚传来消息,说被单独软禁起来程青玉竟然不翼而飞了。那个院子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人。 今早婆子去送早饭才发现人没了。可院门还锁得好好的,昨晚人也在,婆子完全不知她是怎么消失的。 而消失的时间应该是在昨晚到今早之间。换句话说,程青玉消失和薛骏出事是差不多时间。薛骏和程青玉这事尚未查清,此刻又几乎同一时间段一个疯一个没,怎么看,那幕后之人也是同一个。 马上有人找到了程颢所住的栈,却发现同样人去楼空。说是今早天一亮,那对夫妇便匆匆忙忙套了马车离开了。 显然,他们是带了程青玉一道离开的。可他们连上房都住不起,还有本事将程青玉从潘家弄出来不成?他们肯定有帮手…… 随后,朱常安顺理成章推上了被怀疑的首位。 “程青玉一家子身份不够,如何会出现在潘家?”这一疑问在被程紫玉当场指出后,早就叫几位皇子,包括负责宴席的侍卫长们在内的众人查了个清清楚楚。 是朱常安安排人带进的潘家。 更有不少人看见当日朱常安与程颢一家在一道说笑了。 好端端,朱常安将来历不明的一家子弄进了寿宴,必有所图——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程青玉一家早被众人看作是朱常安的人,这会儿自然头一个怀疑他。 在众人看来,程青玉被扣,最紧张的就是朱常安。 他是不是怕审出些什么?所以将程青玉弄了出去。至于薛骏,那日被指证与陶制指向物有关,恐怕与朱常安也脱不开关系。为防薛骏胡说八道,他出手顺理成章…… 恰好,昨晚那种条件下,他这个先前协助南巡的主管还真有那个本事。那不是他还有谁? 然而,先前被太后指定审问薛骏的朱常哲将所有的线索和怀疑整理好,刚刚去向皇帝禀告时,却直接吃了个闭门羹。 于公公传话,说这事到此为止,不查了。不管是谁做的,都不查了。 朱常哲讶异,唯有退下…… 朱常哲不明白,程紫玉自然是明白的。 皇帝当日被朱常安忽悠着开陶市,这事若翻出来,就不好看了。自然不能查!而薛骏事关夺嫡,也没必要查了。皇帝心里有数就行了。 程紫玉还知道,不是朱常安做的。 程青玉反击薛骏时,说话条理清楚,将自己撇的干干净净。她被扣着只是等待审问,不管薛骏死不死,招不招,她都是安全无虞的。这一点,至少朱常安应该很清楚。 所以他没必要动手,更不需要撺掇程颢带人逃走。 因此,不是为了救青玉的人对薛骏动了手,而是有人故意救了青玉,借以栽赃是朱常安对薛骏动了手。 这样就能说通了。 按着先前的设想,薛骏是大皇子的人,所以那个罪魁祸首只能是朱常珏了: 他让薛骏闭上嘴的同时,还顺带报复了一把。程青玉害他计划功亏一篑,他自然连朱常安恨上了。如此,正好可以嫁祸。 程颢的仓皇逃离,更是证明了他们是戴罪潜逃。 而若真是朱常珏,他的计划还不错,符合他睚眦必报的性子。若按着他的估算,朱常安的确将没好果子吃。 只是他千算万算算不到那事扯上了皇帝,注定查不下去。 但朱常珏报复不成,这口气咽不下,程青玉只怕是没有好果子吃呢…… 就他那手段,会怎么出手还真不一定。 程青玉,自求多福吧!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