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7章徐州之难 (第2/2页)
之勇,曾在汜水关外一刀斩了杀败联军的华雄,我三弟有万军丛中取敌首级之能,势不可挡。”刘备为陶商解释道。 “我二弟关羽曾在汜水关前,温酒斩华雄,我三弟曾在两年前大战吕布数十合而不败,如今两年过去我二弟,三弟比之往昔更加非凡了,另外我身边这两位是我二弟,三弟族中兄弟,他们都有非凡的本事。”刘备接着又说道。 “那就多谢刘使君了,若此次徐州大劫得以化解,徐州还有父亲必定报答使君之恩。” “多谢公子了!” “有刘使君加入,徐州之危更有把握了,陶商立即赶回去见父亲,向父亲禀明。刘使君,陶商告辞!” “公子一路好走!” 陶商走后不久,刘备身后的年轻男子一脸不爽的说道,“主公,为何要去救那徐州,看这陶商的样子明显不信任我们,我们又何必去为了他们,而白白损失了弟兄们的性命啊!” “阿清你不懂,陶谦刺史为人忠厚,仁义,百姓都尊敬他,爱戴他,是大汉为数不多的好官,这样的一个人岂会做那滥杀无辜之事,我乃是中山之后,刘氏子弟,大汉正值危亡之际,像陶刺史那等忠心大汉,善待百姓的贤者,若处于危难之中,我刘备皆会倾尽全力去帮助。” “主公仁义,我等佩服!” 至于这是不是刘备的心里话,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刘辩若在,若听到这番话一定会嗤之以鼻的。 刘备在讨董之后,有了一些发展,不过因为没有一个好的依托之所在接下来的诸侯混战时期,势力大打折扣若非关羽,张飞两人护着,刘备怕早已退出了争霸的舞台了。 按照原本的走向刘备应该会去投靠自己的老朋友,老同学公孙瓒,但因为刘辩的势力横亘在中间,刘备根本没有机会,刘备也想过去曹操那里,但刘备知晓曹操是枭雄,人杰,久而久之自己很可能会被曹操发现自己的野心,所以刘备也排除了曹操,另外一个袁术,袁术志大才疏,心胸狭窄,而且虎牢关外刘备三兄弟与袁术闹出过矛盾,以袁术的性格,刘备等人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有性命之忧,最后,他想到了袁绍,袁绍乃是讨董副盟主,四世三公之后,威望高,麾下人才众多,而袁绍重视门第,名声,刘备这样一个草莽虽有皇亲之名,但并不会被袁绍放在眼里,所以在袁绍麾下又能慢慢发展又不会受到袁绍的伤害。 …… 青州,东莱郡。 “不知陶公子来我东莱所为何事?”太史慈看着眼前的陶应问道。 “徐州遭逢大难,陶应奉父亲之命,前来恳求将军出兵救援。”陶应恭敬的说道。 “哦,不知是何原因啊,某知陶刺史仁义,忠厚之名,世人尊重,不知是何缘故啊?”太史慈一阵惊讶。 “事情是这样的……”陶应与陶商一样将徐州所发生的事告知了太史慈。 “原来如此!”太史慈点头。 “那将军可愿出兵助我徐州?”陶应惊喜的问道。 “公子莫怪,此事重大,某些需要与同僚商议,另外还要禀报陛下,让陛下做主。”太史慈尴尬的说道。 “可徐州危在旦夕,曹操大军就要杀到了啊!”陶应大惊失色道。 “某也知晓,但某却不敢擅作主张,某可以向公子保证三日后必定会给公子一个答复。”太史慈沉声道。 “如此,陶应便静候佳音了!”陶应无奈。 “好,公子请在府中居住三日,三日后,某便给公子一个答复。” “多谢将军!” …… 待陶应离开后,太史慈立即让人去找来了徐晃,沮授二人。 二人到了以后,太史慈将事情都告知了二人,二人发表了自己的想法,都认为需要救援,三人拍板,又连忙书写奏折命人快马交到刘辩手中。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