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22章 一年抢个几千万两?造孽啊! (第3/5页)
。” 赵王思索几秒,才开口道,“谣传害死人啊,正经的潘金莲和武大郎可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就因为一个招待不周,就被书生写成了故事,还流传到现在……” 榕树妖姥姥,“……” 他有点在风中凌乱。 当然,赵博士已经是人间大帝之资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凌乱两秒树妖姥姥才谄媚道,“那抓几个旧式书生,重新写一卷文书戏曲,来给武潘翻案?” 赵博士无语,“还是算了。” 其实正史上到底怎么回事,也有很大争议的,主要是证据不足。 “今天晚上就试试把他钓上来。” 一个济公故事里的黑罗刹,就贡献了2000人道功德,黑山鬼王的话,估计也有不少判头儿啊。 然后他就让榕树妖继续北上,选好地方再通知他。 姥姥匆匆而去。 之前坐在马车里已经走远一阵子的史宾娘却改乘矮马走了回来,意外的对赵王道,“你竟然也姓赵?” 赵学延乐了,“不行么?” 史宾娘摇头,“不是不行,就是感觉有点意外,你不知道,赵国那个反贼,就因为他名字姓赵,就把新朝定为赵,不知道气吐血了多少大儒。” “所以遇到姓赵的人,总觉得有点奇怪……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滋味。” 可不是么,赵博士因为自己姓赵,直接把国号定位赵,都刺激的一些为新朝工作好久的大儒或名臣,给自闭了,整不会了。 傅天仇那个前江浙巡抚,听说都一口气休了十几天的病假。 毕竟按照传统士绅、儒林的认知,这一点何止是过于生草,这简直是在颠覆几千年来的传统和传承。 之前榕树妖姥姥那一声对外喊的赵公子,都也刺激的史家车队里好多人忍不住喷水、剧烈咳嗽了。 不过这个世界虽然是架空的大梁,在大量之前也有宋…… 赵姓之人也算极为常见。 史宾娘凌乱的不知道怎么解释心中的怪异感时,赵王才笑道,“淡定,习惯就好了,反正我都已经习惯了。” 他把国号定为赵,倒真不是纯粹恶搞,是为了表态,是在和传统儒林儒学做最大切割。让那些旧式读书人彻底死心,别想着改头换面迎一下新君,就能快快乐乐继续过上鱼肉百姓的新生活。 有一说一,传统士林豪绅之类,对谁当皇帝真的不在意,换一个君主罢了,只要还能维持他们的利益,换谁都无所谓。 赵博士这个态度一立出来,聪明人就该知道,新朝和他们真的不一样。 国号代表的是彻底的切割。 要不然,赵国每次对外,不可能引发这么庞大的迁移逃生逃亡潮流,你没见八十万大军发兵西南、蜀中等地,霸占两淮…… 这还在进行中呢,云省的知府家就已经跑路到直隶境内了,走的还是陆路。 梅三娘那个帝国教育部科长,也只是昨天才抵达两淮某县新扎上任。 这是什么魔幻效率? 史宾娘,“……” 史宾娘还没说话,她那个知府老爹就骑着马走了过来,好奇的开口,“这位公子,小女一向顽劣,希望没有惊扰到你。” 赵王表示没事,也好奇看向史知府,“对了,现在你们逃往京城,若过一两年,赵国继续北上……你们去哪?” 史知府,“……” 赵王阁下倒没觉得这个话题有点伤人,而是兴奋道,“我听说大草原很大,到时候你们跑去过游牧生活么?” 史知府,“……” 史知府虽然想一下,骑着马在大草原上游牧而居的日子,就蛋疼,可这还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船新话题。 已经跑这么远了,他当然和自己圈子里的高官显贵们也聊过类似话题啊,然后要么大家一起哭,要么聊了之后就散活儿,分行李吧。 就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他说小女一向顽劣,只是个谦称罢了,现在反而觉得赵学延太不会做人了。 哪有你这么一上来就终结话题,把天聊死的? 其实史知府看到赵王、还有他女儿貌似对赵王挺有兴趣,并不是很反对,人靠衣装马靠鞍,只从卖相穿着推断,这也是非富即贵的。 史宾娘也的确快成老姑娘大剩女了。 他没儿子就这么一个女儿,真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