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六六六 裂痕 (第2/4页)
人的心灵是几乎完全不设防的,很容易就被同化,也因此许多原本不怎么信教的白莲教徒现在已经是变成了徐鸿儒的死忠,可以为他赴汤蹈火眉头都不皱一下——当谎言说了一千遍的时候,自己都信了,他们已经完成了自我的催眠。 政教合一的制度,如果管理的好,能发挥出极为强大的战斗力来。 这些教众绝大部分本来就是农民,这会儿再干回了自己的老本行,倒也是没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东北也种植小麦,只不过由于冬季苦寒漫长,因此种的是春小麦,春播秋收,一般是阳历的四月上旬也就是农历三月左右开始播种,这会儿已经算是误了农时,不过补种的话总还来得及。 塔山卫城外一片热火朝天的春播场面,城内则是阴云密布,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沉闷压抑。 城内人口不多,大部分都是前后左右中五军之中有些品级的军官,以及冯西尘手下为数不少的文官们。他们占据了原先那些塔山卫高官们的宅邸,至于那些塔山卫的高官家眷,倒也是没离开的自己家——就地发为奴。 除了原塔山卫指挥使周奎以及几个高级将领没死之外,其它投降的明军军官,几乎尽数被杀,那些明军,则是被白莲教各军给瓜分掉。 原塔山卫指挥使衙门,现在已经被改成了圣王宫。 可以看得出来,这里已经是进行了一番改建扩建,外墙都被拆毁了·换成了更加高大的明黄色城墙衙门的大门也被改成了类似于京城正阳门,承天门之类的那种。这会儿在圣王宫的后面已经是被改成了大工地,上面许多工匠役夫正在干活儿·这是要兴建御花园。 进了圣王宫的大门,便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指挥使衙门正堂改建而成‘麟德殿,巍然耸立着,麟德殿前面的广场两侧,左右手边,各自兴建了一排朝房,这里乃是朝臣们办公的所在。而在麟德殿后面′一道朱红色的宫墙将前宫和后宫隔开,那写着‘大小诸臣工,到此止行踪,有诏方准进,否则雪云中,巨型黄幡兀自挂在门口迎风飞舞。 麟德殿,面积并不大,大约只有东西五丈长,南北六丈深·别说是跟那煊赫之极的燕山大朝殿比起来,就算是紫禁城中随便哪个宫殿都比这强。其内里青石板铺地,周围挂着黄色的帷幔·柱子上也裹着黄绸子,更是显得有些寒酸简陋。 不过对于白莲教众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毕竟他们在此之前,也着实没见识过什么大世面,就好像是古时候的农民以为皇帝每天用金扁担给田里跳水挑粪一样,其认识都有局限性。便是徐鸿儒,在见识了改建好了的麟德殿之后,也是发出了人间仙境的赞叹。 这会儿麟德殿中,济济一堂。 除了三层台阶上的王位空着以外,下面的座位都坐满了人·冯西尘,赵云山这文武二相,外加下面前后左右中各军的主将副将,以及他们麾下几个得力的师帅,全都在此了。文左武右,冯西尘在左手边第一位·他对面乃是大将军赵云山,而冯西尘下首第一个便是李青山,李青山对面则是赵无极——现在两人乃是除了中军之外军力最强,最能打的,因此稳坐了教中第四把和第五把交椅。 站在李青山后面的师帅中,多了一个人。 正是周奎。 当日塔山卫被悍不畏死的白莲教徒们攻破,大军杀入城中,失去了城墙的庇护,明军自然不是十倍于己的白莲教大军的对手,很快便是给打的溃不成军,分割包围。周奎以及手下几位大将被围于指挥使府中,最后终究是选择了投降。 周奎乃是那等极有野心之人,又是正值壮年,身居高位,自然是不甘心就这么身死名消,选择投降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投降之后,赵无极要杀他,李青山却是力保。 周奎虽然指挥大军杀了不知道多少白莲教众,但是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却也是无可厚非,而且他在守城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的指挥才华也是让李青山很是爱惜。一番争执之后,冯西尘发了话,一锤定音,周奎留而不杀。 于是昔日的塔山卫指挥使摇身一转,变成了白莲教李青山麾下的一名师帅。 冯西尘淡淡道:“今日圣王陛下圣体微恙,不便上朝,但是有件大事,本相一人也是无法做主,便把各位都请来。” 听了这话,大伙儿心里却是有些异样——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