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三八 武毅军大改制 (第1/4页)
(这章是耗费了很大的心力写出来的,下一章开始,高潮始) 这最后一句,几乎是连子宁吼出来的。 这口气连子宁也是压在心里很久,正好趁此机会发泄出来,说实话这时候他心里虽然生气,却还没有到那种怒不可遏的程度,也是有做戏的成分在里面。之所以如此,就是要让这些人明白,他的决心,以及他厌恶的。 上位者发怒会有怎样的威慑力? 且不说帝王一怒,血流漂橹,尸横遍野,就说后世那个官本位逐渐消退的年代,哪怕是一个县级别的官员大发雷霆,下面的人也是噤若寒蝉,战战兢兢。更别说这时候的连子宁,手握重兵,说一不二,更是养出了那种颐指气使的威势。 正所谓言出法随,语若风雷。 大会议厅里面瞬间变得安静异常,所有的文官儿都是低着头,心中惊骇恐惧不已,动都不敢动,生怕给大人瞧见怪罪。没有一个人,也包括洪朝刈在内,敢于这个时候触怒连子宁的雷霆怒火。有的那胆气不足的,更是已经抑制不住的轻微发抖了。 而跟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坐在对面的武毅军诸将们,一个个挺胸叠肚,下巴扬的高高的,脸上写着自豪,看向连子宁的目光中,更是充满了感激和敬服。 多少年了,咱们终于骑在他们头上了! 这样的主公,难道不值得效死? “谁还有什么话说?”连子宁双手扶着桌子的边缘,身子前倾问道。 继续安静。 坟墓一样的寂静。 “都没什么可说的是吧?好!”好一会儿之后,连子宁嘴角方才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坐下来,摆摆手:“心里的疙瘩解开了,那就说正事儿。下面宣布咱们奴儿干都司的官制。” 说到这儿,众人耳朵都是竖了起来,听的仔细生怕漏了一个字。 “首先,咱们来说中枢方面的。” “按照朝廷原先的意思,在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之中,设立都指挥使一为正二品;设都指挥同知二,为从二品;设都指挥佥事四人,为正三品;设经历一人,为正六品,辖理都指挥使司经历司;设都事一,正七品;设断事一,正六品辖理都指挥使司断事司;设副断事一,正七品,副辖理都指挥使司断事司;设司狱一,从九品,辖理都指挥使司司狱司。此乃常设。但是……” 连子宁话锋一转,轻轻拍了拍桌子:“在本官这儿,行不通,这些官职本官一个不要。整个中枢,整个都指挥使司,只有本官一人大权独揽,并无旁人协理。” 连子宁这么做也是对的,毕竟都指挥佥事和都指挥同知那两个位置,权位也太大了一些,一旦有人坐上那个位置,心里会如何作想,那就说不准了。而且现在大厅之中的众人,和连子宁是觉得上下级统率关系,而朝廷规制之中,都指挥同知和都指挥佥事其权责之中都有着牵制都指挥使的一面。 连子宁何苦为自己设立几个绊脚石? 他继续道:“第二,咱们来说说政务这一方面。” 听到这儿,那些文官儿们都是精神一震。 文官集团由于其特殊性,虽说这几年以来,一直是居于辅助地位,不怎么显要但是事务繁多,管的事儿也多,他们的人员编制可是不老少。可偏偏按照大明朝廷的一贯习惯,正式官员的编制是很少的,可说是僧多粥少,狼多肉少,是以大伙儿都想着挤上去。 毕竟临时工的滋味儿可是不怎么好受,而这一次一旦能担当差事,可就是在大明朝廷吏部注册建档了的,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官儿了。 “因奴儿干都司情境特殊,是故从今日起,设立奴儿干都司参政院,记住,是参政院,不是布政使司。” “参政院最高首脑为参政,本官兼之,参政之下设参议一人,为从三品,以现总办衙门总办洪朝刈为之。”连子宁向着洪朝刈侧了侧头,笑道:“老洪,恭喜!” 洪朝刈离座而起,郑重的向连子宁深深一礼:“若无大人抬举,断无下官今日,从兹而后,下官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怎地从今日才开始?本官以为你早就感激涕零了。”连子宁瞧着他开了一句玩笑,这句玩笑话也是很好的舒缓了大厅中略带着紧张的气氛,接着他却是脸色一板,正色道:“本官不要你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你是文官,今日就任了参议院参议,是本官座下的文官统领,你要做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