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七三 听政十皇子 (第2/4页)
有勋戚,更多的则是随驾至此的文武官员,能跟着来这儿的,都不是小官儿——官儿小的都给扔到京城办事儿了,只留下一二位高的主事儿。 这些人个个儿面色凝重,凝重之中,还带着一丝隐隐的激动,少有人谈笑的,便是谈笑,也是压低了声音去,窃窃私语,生怕给别人听到只言片语一般。 今日,是众臣随驾此地之后,第一次聚会,第一次参加早朝。 之前他们来了之后,整日价处理完了京城传过来的文书奏章之后,便是游山玩水儿,得一个多月了,除了几位重臣之外,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 而今日,却是有一件极大的事件发生——乃是推举十位听政皇子的日期。 推举太子,今上自持春秋鼎盛,并不准许,不过这推举十位听政皇子,也算是他的退步。大明朝的文官团体一向是喜欢跟皇帝对着干,皇帝每退让一小步,就被他们视作自己进步的一大步。是故大伙儿都对这件事儿极为的上心,更何况,这十位皇子之中。是定然有着日后的储君的,再说的直白一点,这也是朝中众臣们一次投资,洗牌。站队的过程,把赌注投在自己认为希望最大的皇子身上,到时候今上百年,储君登基,自己岂不也是从龙之功? 到时候权势富贵,自然是唾手可得。 行吕不韦之事,乃是自古以来利润最大的。 而这些朝臣。哪个不是有派系,有心机的,这会儿早就已经暗自选定了要支持的人,只等着朝堂之上图穷匕见了。 是故这些朝臣个个儿都是摩拳擦掌,心里早就盘算好了不少的说辞,只待一旦有变,立刻便上去唇枪舌剑,针锋相对。 但却也有不少重臣。心里并不是这么轻松,或者说是期待。 首辅杨慎眼神中一抹忧虑始终是挥之不去,今上子嗣如此之多。成年的也不少,有没有储君之位,现在诸位皇子之间,就已经是明争暗斗,拉帮结派,等确定了十位听政皇子呢?那些被排除在外的,未必心甘情愿,说不定心中还有念想,而十位有资格的皇子,却是定然要为了那皇储的大位。展开一场狠辣无情的殊死搏斗! 到时候朝中定然是党派林立,朝争纷纭,到时候岂不是朝政大乱?大伙儿都整天斗吧,今日你斗我,明日我斗你,谁也别干事儿了。可是高兴了江彬的锦衣卫,诏狱大牢只怕又是络绎不绝,重现洪武永乐两朝满大牢尽是朱紫辈的‘胜景’。 陛下难道就想不到这一层?为何还要这般行事? 站在他身后的,乃是地位仅次之的六部尚书,这几位大人也是各自面色不同,显然不知道想的什么。 等了一会儿,待时候到了,负责的官员高声唱道:“众臣觐见!” 朝臣们听了这话,无一例外的,脸上都是变成了苦瓜脸。 在他们面前的,乃是一道超过五百级的台阶! 万岁山西峰高达九十步。明季一步五尺,一尺相当于后世的三十二厘米,九十步,也就是相当于乃是后世的一百四十四米,而在这一百四十米之上,就是燕山大朝殿。 整个万岁山西峰,都成为了这燕山大朝殿的殿基!高达百米的殿基! 事实也正是如此,整个万岁山西峰的正面,已经是修建成了殿基的样子,乃是三层巨大的巨石平台,一共是五层,每一层都有接近十丈的高度,看上去,每一层上面,雕栏玉砌,却是没什么建筑,只是在平台的边缘,修建了朱漆红瓦的抄手游廊,低矮的抄手游廊,衬得这每一层高达十丈的平台,都是如此的雄伟浩大,而这五层之上的大朝殿,就更是显得气压天下。 似乎那丝丝缕缕的青云都在半山腰上浮动,宛如人间宫阙一般。 字一百四十四米高,在众臣面前,乃是一条宽达十丈,长数百米,足足有五百余级的巨大台阶。都是由长三尺,高一尺,宽度为两尺的汉白玉雕铸而成,两侧摆放了高大的石兽、石人、石翁仲之类的东西,都有三丈左右的高下,而在其下,则是无数手中举着大旗、金瓜大锤、各色仪仗的锦衣卫大汉将军,足足有数千人,巍然站立,目不斜视。 这便是皇家气象。 众人深深的吸了口气,以一种红军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途的艰巨决心,一步一步的向上而去。 这一群人在长长的阶路上前行着,行走的速度因为路途的遥阔而被无形的烘托得缓慢了下来,目光所及之处,巍峨森严的宫殿、宽阔得边际几乎都隐约在晨曦的朦胧的广场、宏大壮丽的建筑都似乎在以一种无形的威严压迫了过来。 甚至根本都不需要这些大汉将军戳在这儿,单单是阶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