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千顷养包子_第1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节 (第2/4页)

也别着急了!”柴明越看了一眼崔子海,便提议道。

    “我跟你们一起去!”苏然总是有些不放心。如果不是俊哥哥的事情,那会是什么呢?

    金銮殿内几个士大夫都在就着试卷,激烈的讨论。终于找出三份认为是前三甲的,递给皇上。

    叶颛鸿看着三份策问各有千秋,说得都很到位,一时难以判决。转头拿着试卷让薄太师:“先生,你看看这三份试卷!”

    薄太师一看,有李秋贤,言琦昇和黄文俊。细细品味这三人的试卷,其实回答都类似,文采超然。黄文俊和言琦昇都是他的门生,李秋贤则是礼部尚书的门生。不管是哪一个,今天都属于超常发挥,水平教平日高出许多。

    李秋贤和言琦昇则是会试的前三名,黄文俊今天则是挤入前三,这也在薄太师的意料之内。

    然而在他的心中,黄文俊的文采是超过言琦昇,可就这三份试卷而言,不分伯仲,难以评定。莫怪乎皇上和士大夫们都难以抉择,就连他自己,都舍不下任何一方。

    想了想,薄太师附在叶颛鸿的耳边,一阵嘀咕。只见叶颛鸿道:“金科前三名已经出来,但朕还想知道你们的真是文采。现在我出三道题,你们将答案写在纸上,呈上来便是。

    前三名分别是黄文俊,李秋贤,言琦昇。这并不是按照排名顺便,朕需要根据你们接下来的表现,在予定夺。

    第一题对联:多闻正法,以广目光。第二题,谜面联,同样的你们也要对出下联,也是谜面,并将答案写出来。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第三名,你们自行作诗,随意发挥便可。”

    听到这三道题,黄文俊略微沉思一下,便开始一一答复:第一题,多闻正法,以广目光。增长善根,而持国土。(此联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嵌入联中。)

    第二题,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青龙挂壁,身披万点金星。(上联谜底:油灯下联谜底:秤)

    第三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

    黄文俊将自己所有的心思以及期望都写在里头,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写,值不值得,但就是想这么写。

    当试卷上交之时,叶颛鸿看到黄文俊前两题的回复,很是满意。他不仅回复,还加以想详细。但看到第三题的时候,有些犹豫。皱了皱眉,递给薄太师看。

    薄太师看完,看了黄文俊一眼,叹息一声,他未免有些自持甚高。叶颛鸿很是欣赏黄文俊的前两题,第三题略微不满意,但这首诗里有一句他特别喜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在他看来,这是完全符合黄文俊现在。根据资料,他是田园出生,爹娘现在依旧在乡下。然而那句男儿当自强,是真真切切的贴近他的心坎。

    一个乡下出生的人,都有如此的决心,如若是他皓月的子民也是如此,那该多好。犹豫再三,将剩下的两份试卷一起递给士大夫和薄太师看,让他们帮忙参考意见。

    李秋贤,言琦昇的前两题回答的还算完整,谜面联也都猜出来,且对仗完整。但比起黄文俊又略逊一筹,第三道题,无外乎是歌颂皓月大好江山,皇上勤政爱民。比起黄文俊的诗词,确实上的了台面。可总感觉没有自我思想,太过现实。

    黄文俊的好是固然好,那首诗也不错,但不应该出现在殿试里。前两题是增分了,倒是后面的诗词难免让人给大打折扣。没有人会喜欢一个自持甚高之人,可偏偏这首诗里,又有一句励志的句子。想来皇上也是因为这个,在琢磨吧!

    薄太师看着黄文俊,再看看手里的诗词,一直觉得甚是可惜。如果他不写这首诗,哪怕和众人一样,现在肯定直接钦点为状元。现下只能看皇上自己的意思了,他们这些为人臣子,也不敢妄加揣测圣意。

    叶颛鸿叹息一声,这黄文俊确实有才华。这次科举就是为了皓月选举人才。若不是现在急需这样的,就凭他这自持甚高的性子,就算再有才华,也只能给他一个探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