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9节 (第3/5页)
行动,李连阳可不想让装甲部队里的坦克去爬山。 尽管曰`本第三军的迅速撤退避免了他们的覆灭,但是依旧没能改变中国在朝鲜战场上占据的绝对优势。 作为断后部队的曰`本第十一师团再一次发生溃败后,其主力被第八军歼灭只剩下几千人逃走,而第二十三师团也会是被第十八军重创。 继续南下的第一装甲军也是再一次击溃曰`本第二十四师团,随后和从朝鲜南部增援而来的第十五师团发生激战,一个曰军师团对上一整个中国装甲军,根本就挡不住,于是乎也是迅速难逃。 原本规模宏大的平壤战役迅速落下帷幕,此战中虽然没有成建制的包围歼灭曰军任何一个师团,但是却重创了曰军的三个师团,曰`本第十一师团,第二十三师团,第二十四师团已经是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二月十六号,第一装甲军攻克汉城,二十号其前锋部队已经抵达釜山附近,曰军在釜山内集结了残兵两万余进行顽抗。 而第一集团军除了派遣两个师南下支援第一装甲军作战外,其他的主力部队已经转道向朝鲜中部和东部进军,紧紧的跟在了曰本第三军的后头。 等到了二月的二十五号左右,朝鲜南部地区除了釜山后,其他已经被中国拿下,而这个时候,曰`本第三军也是和第二军取得了汇合。 面对朝鲜南部的失陷,他们已经无法继续南下,只能依靠元山地区进行抵抗。 而这个时候,第一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和第二集团军的第十三军也是取得了汇合,而第二集团军紧急增援而来的第十五军也是即将抵达元山。 届时,包围元山地区的中国部队将会汇集高达六个军,总兵力接近四十万人。 第六百八十四章 元山战役(一) 曰军的平壤防线被突破,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平壤的失陷,更重要的是导致曰军失去了拦截中国部队横扫朝鲜南部的重要屏障,中国陆军跨过大同江之后继续南下,根本就遇不到什么阻拦。 而原本部署在平壤防线的曰`本第三军为了避免和之前的第一军一样被中国包围歼灭,所以是选择了向朝鲜中部和东部地区撤退,最后和第二军取得了汇合。 然而这两支部队纵然已经取得了汇合,但是这个时候朝鲜南部除了釜山还掌控在曰军手中外,其他地方都已经被中国部队拿下,导致曰军第二军和第三军加起来二十余万大军只能龟缩在元山地区。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把他们成功的撤回来么,而不是让他们去反攻!”曰`本国内的大本营里,一大票的曰军高层争吵着。 “现在元山地区的我军还有二十余万兵力,完全有能力突破敌军的阻拦重新攻占朝鲜南部!”有人也有着不同的意见。 而上头的裕仁看着这些人争吵着,和以往一样不说话。 曰`本国内高层对朝鲜局势已经是发展了极大的分歧,有些人想要让朝鲜的曰军反攻夺回朝鲜,重新和釜山打通联系,而有的人则是建议直接在元山进行顽抗,通过元山港对曰剧进行补给。而有的人则是悲观的认为朝鲜战争已经失败,当务之金是把元山地区的二十多万大军给撤回来,到时候不管是包围本土还是反攻朝鲜,这二十多万大军都是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常备兵力是有限的,曰`本在战前的常备兵力虽然说是三十个师团,不过这些师团大部分都不是战时的满编制状态,都是一种和平状态下的编制,战争爆发后进行了大规模动员,才会将这一部分部队补充装备和兵力,那时候才是真正的满编制。而曰军的三十个师团中,只有驻朝部队中的部分师团才是战时的满编制,战争爆发后也是优先补充驻扎部队,所以别看曰军陆军驻朝部队才十五个师团左右,但这十五个师团所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是剩下的曰军陆军无法比较的。 这种情况实际上不单单曰`本陆军如此,中国也是差不多,中国陆军的五十九个步兵师番号中,真正能够在和平装备下也保持满编制的战备师也就十来个而已,包括那几个摩步师已经驻扎东北、西伯利亚地区的几个战备步兵师。而剩下的三十多个师都是保持在和平状态下,并不是满编制。战争爆发后才陆续补充参战的部队,使得朝鲜、东北地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